close


發問區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常識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過勞症狀 血型 洗澡最佳時間 個資法 補充保費 主題 溫室效應大哉問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社會人文> 歷史> 台灣史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知識問題| 馬偕博士的生平歷史(急~!贈10點). 發問者: 曉昀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08-09-24 17:58:05 解決時間: 2008-09-29 15:33:46 解答贈點: 35 ( 共有 10 人贊助 ) 回答: 2 評論: 0 意見: 2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9% .共有 28 人評價.我是延續之前的問題再次發問...我要作報告... 請大家幫忙提供意見....謝謝 馬偕故居 1.馬偕博士全家約於何時候才居住呢?? 2.其庭院空地曾種了幾種蔬菜呢?? 牛津學堂 3.英文名稱為何?? 4.為何要稱為"牛津學堂"呢?? 5.教育的對象是誰呢?? 淡水女學堂 6.女學堂何時候成立呢?? 7.第一期女學生共有幾名呢?? 8.設立的目的及意義為何呢?? 馬偕墓園 9.為什麼要建立?? 10.墓園主要葬了那些馬偕家族??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 回答者: 風花雪月 ( 初學者 1 級 ) 回答時間: 2008-09-24 19:31:30 [ 檢舉 ] .馬偕生前曾寫下:「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濤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六月初到淡水的遊客會發現,整個淡水鎮插滿寫著「馬偕日」的旗幟,每年的六月二日是淡水鎮的「馬偕日」,這是全台第一個為外國人所訂定的紀念日。 以下文章內容出自 新台灣新聞週刊2003/06/06 第376期 ◆埔頂漫步 近代史在你腳下 淡水是河名,淡水也是地名,更真切地說,淡水應該是歷史文化和藝術教育上的名詞。 在紀念馬偕博士的特定日子裡,不妨循馬偕早年腳蹤來趟文化之旅,淡江中學校史館館長蘇文魁建議,「埔頂」是不錯的選擇。 「埔頂」泛指紅毛城到滬尾偕醫館一帶地勢高聳的區域,有別於中正路老街及漁人碼頭的喧囂熱鬧,漫步於埔頂小徑讓人有電影慢格放映的微妙感受,藉由步行將馬偕生前在淡水的相關古蹟與歷史空間點串起來,進而了解其歷史人文風貌與建築風格,這些古蹟除具歷史意義外,還糅合各種西方建築風格,是全台碩果僅存的洋樓特區,相當值得探索。 就從中正路上馬偕石雕像旁的馬偕街開始吧。滬尾偕醫館位於紀念馬偕的馬偕街上,改建於一八七九年,一名美籍婦女為紀念其亡夫馬偕船長捐了三千美元作為建築經費,醫館因而名為「滬尾偕醫館」,由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西洋拱型門窗,極富趣味,這也是全台第一間西醫醫院,馬偕過世後,為因應時局需要,一九一二年移往台北新建現代院舍,即今馬偕醫院。 馬偕街上另一個著名景點就是淡水教會,一八七三年馬偕創立這間台灣北部第一所教會,目前這棟仿哥德式的教堂,是淡水教會為紀念設教六十禧年所重建,由馬偕的獨子偕叡廉設計督建,名匠「樹司」以精細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左邊的鐘塔直插天際,宛如禱告的手,當年鐘聲可遠傳到對岸的八里鄉,一九三三年落成後,一直是淡水著名的風景線,也是信仰與藝術的焦點。 ◆牛津學堂 追求真善美精神 從馬偕街轉入真理街,位於真理大學內的牛津學堂是台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一八八○年,馬偕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牛津郡的鄉親為他募得六千兩百一十五元美金,作為興學費用。回淡水後,馬偕親自繪圖監工,一八八二年七月廿一日落成,命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以Oxford College 稱之,即「牛津學堂」之意,藉以紀念牛津郡鄉親的盛情美意。 如今,從牛津學堂延伸而來的有:淡江高級中學、真理大學、淡江大學、台灣神學院、馬偕護專。牛津學堂是相當特殊的中西合璧建築,仿四合院農宅的架構和摻雜糯米、黑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的百年老牆,屋頂上的小塔,據馬偕在著作中所言,實為破除風水迷信的教材。 牛津學堂的順利創設,鼓舞馬偕進行另一項更不易推動的教育工程,那就是「婦女教育」。十八世紀末的台灣雖已西風東漸,但傳統封建社會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並未改善。馬偕婦女教育的想法獲加拿大總會支持,並提供三千美元的捐助。一八八三年秋天,在牛津學堂的東鄰,開始動工興建女子學校,一八八四年一月十九日,這所被公認為開創台灣女子教育先驅的「淡水女學堂」正式開學,對提升台灣婦女地位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網路http://www.wretch.cc/blog/virginiav/6151580 2008-09-24 19:31:53 補充 一九一五年,原有女學堂建築不敷使用,加拿大宣教士吳威廉牧師重新設計建造,就是後來的「淡水女學校」,位於淡江中學校園內的「淡水女學校」是四合院中圍天井庭園的二樓建築,正面有二十二個精美磚拱,二樓迴廊使用綠釉花瓶欄杆,正面山牆有濃厚的拜占庭趣味。 ◆馬偕故居 位於真理街一號 2008-09-24 19:32:01 補充 緊鄰真理大學的淡江中學為馬偕的獨子偕叡廉於一九一四年所籌辦,校園內有多棟具特色的建築,有加拿大宣教士羅虔益於一九二五年所設計的八角塔,成功融合東方寶塔與西方拜占庭式建築;廣闊的橄欖球場旁立有「台灣橄欖球開球八十週年紀念碑」,淡江中學是台灣橄欖球運動的搖籃;一旁的體育館建於一九二三年,羅虔益所設計,強烈模仿閩南式農舍樣貌,正面配以三個馬背造型和鳥踏線,體育館在日人接管時,改為武道館,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就學時即在此習劍。 2008-09-24 19:32:09 補充 體育館旁是馬偕墓園。一九○一年五月卅一日,馬偕自知病危,來日不多,撐著病體,半夜擊鐘召喚學生至學堂上課,喉嚨因糜爛已無法出聲,仍勉強利用黑板書寫其意,學生看著肉體受盡煎熬,雙眼猶炯炯有神的馬偕博士,個個泣不成聲。兩天後病逝,葬於淡江中學校園內。 馬偕生前曾寫下:「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濤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為完成馬偕博士生前所願,二○○一年,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墓園追思會上,特地在墓園上種植金絲竹,如今竹林成蔭。 2008-09-24 19:32:27 補充 真理街一號,是馬偕的故居,為根植台灣,他為自己設計寓所,這棟建於一八七五年,西班牙式白堊弧廊建築,不僅適合熱帶氣候,優美的造形,配合青翠的埔頂,可展望淡水河和觀音山。前庭的松樹,是一八九四年馬偕五十歲生日時,學生為他所栽種的紀念樹,後院茁壯的麵包樹,是馬偕於一八九○年造訪花蓮原住民村社時帶回苗種,種在寓所後院,百年來母樹依然生機蓬勃,分株已遍植淡水各地。 ◆文化園區 偕叡廉紀念公園 2008-09-24 19:32:45 補充 馬偕在淡水的時代,正是淡水港由極盛到沒落的年代,馬偕早年傳教被當地人奚落及潑糞驅趕,數度在強盜和「生蕃」刀下餘生;馬偕曾因傳教與辦學而遭清廷查禁;清法戰爭時多名宣教士被誣陷而殉教;台灣割讓給日本初期,台灣和日本雙方誣指馬偕通敵。 另一方面,馬偕也當過清朝巡撫、日本總督的座上賓,也曾被八人大轎抬著遶境,備享尊榮。 2008-09-24 19:33:02 補充 追尋馬偕腳蹤的埔頂之行,最適合在淡江中學的校史文化園區也就是偕叡廉紀念公園內,畫下完美句點;園區內的校史館陳列馬偕遺物與著作,以及馬偕百多年前所拍攝的珍貴照片,一旁還有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所設計建造的石板屋、充滿鄉土風味的台灣厝與水稻田,然後點杯咖啡,看松鼠在枝枒間穿梭追逐,在雲淡風清的午後,再一次懷想馬偕博士風雲際會,充滿傳奇的一生。 2008-09-24 19:33:10 補充 馬偕博士略傳 作者:陳宏文(洛杉磯南灣長老教會牧師) 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D.D.)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 (Oxfrd)柔拉村(Zorra)人。他的父母是敬虔的基督徒,原居蘇格蘭,於1830年移居加拿大,朝夕他們都帶領孩子們舉行家庭禮拜。 2008-09-24 19:33:19 補充 馬偕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1844年3月21日出生在這個家庭中,排行老么。七歲時進入Wood Stock小學接受教育。約十歲時的馬偕經常聽聞父執輩說到一位英國宣教師賓威廉牧師 (Rev.William.c.Burns)在廈門傳教的事跡,他也曾在加拿大各地報告基督教在中國傳教的情形,馬偕聽見他的事蹟後心裡很受感動。同時馬可福音十六章十五節主耶穌的命令:「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的金句也一直激勵著他,於是馬偕在少年的時候就成了十字架的戰士,立志要做宣教師。在以後多年的求學生活中,他無時不懷著這種熱情。 2008-09-24 19:33:28 補充 十一歲時小學畢業,十四歲時師範學校畢業。十五歲起擔任小學教員達五、六年之久,廿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士(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入美國普林斯敦 (Princeton)神學院。 馬偕從小就養成讀書的習慣,來台灣傳教之後仍未改變。每日清晨他即起床靈修、讀經、禱告、然後讀書,晚上他也常看書至深夜,尤其科學方面的書籍他特別喜歡研究。 2008-09-24 19:33:37 補充 1870年四月馬偕從普林斯敦神學院畢業。雖然在普林斯敦神學院僅三年,但是他沒有忘記那裡的恩師,他常思念他們,並讚美彼等之愛心及博學。回國後,他曾向海外宣道會申請,希望成為在異邦的宣教師,他特別致力於此事,乃是要完成孩童時期所許下的心願--到國外去傳福音。但是教會當局有許多人懷疑他的動機,對他的態度冷淡,說他是一位急躁的青年。因為加拿大長老會成立海外宣道會決定要向國外宣教雖已有數年之久,但一切工作都仍停滯於籌備階段,他們也未曾處理過像馬偕這樣的申請,所以沒有即刻批准。 2008-09-24 19:33:46 補充 在等待中,他渡海到愛丁堡 (Edingburg)大學神學院深造,受教於大佈道家都福(Alenxander Duff)博士等人門下。在那裡馬偕接到了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主席(MacLaren)的信,謂其申請已獲批准,將派遣他至中國宣教,於是他束裝返國接受任命。時年僅廿七歲。 馬偕博士的信仰極為堅定,心裡火熱事奉主,殷勤讀聖經,禱告恆切。他堅信真理必定會戰勝黑暗的世界;他相信耶穌是永生的主,會幫助我們勝過魔鬼的權勢;不管人的計謀或魔鬼的策略,都不能抵擋上帝的國度。 2008-09-24 19:33:57 補充 1871年10月19日,馬偕懷著這樣的信心,辭別了故鄉之親友,隻身啟程東來,途經美國、日本、香港、廣州、廈門,12月30日抵達台灣高雄。次晨適逢主日,他應邀往英國商行主理禮拜,對船長、水手、商人等證道。翌年元旦,馬偕前往阿里港訪問英國長老會宣教師李庥 (Rev.Hugh Ritchie)牧師,並做為李庥牧師之賓客達兩個月之久。 渡過海峽到台灣來,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他在自述記錄中說:「這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線,牽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的。」 2008-09-24 19:34:04 補充 馬偕在李庥牧師處,獲得了許多關於台灣的知識,也從李庥牧師的中國教師那裡學會了台灣話的八音。此時馬偕聽說台灣北部有大城市,人口稠密,但沒有人在那裡傳教,於是他定意將宣教區置於台灣此部。 1872年3月7日在李庥牧師的陪同下,馬偕登上了「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台灣北部,途經台南府,德馬太 (Dr. Matthew Dickson)醫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3月9日船進入淡水河口,馬偕在日記中這樣記述:「.…‥下午三點船駛入淡水港停泊,我看這個地方非常好,景緻很美,我知道我已經到了我要宣教的地方,這裡就是了,因為此地不曾有人傳過福音。感謝讚美我的主!我的心極為歡喜,同時極為激動。」 2008-09-24 19:34:14 補充 三天後李庥牧師及德醫生欲由陸路南下,到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大社視察。馬偕欣然陪同前往,並順便考察將要設教約北部各地區。途經八里坋、中壢、竹塹 (新竹)、白沙屯、大甲等地,3月15日抵達大社,一個禮拜後進入內社及埔社 (即今之埔里),4月2日回到大社,在大社禮拜堂前,馬偕與李庥牧師及德醫生辭別,他們繼續南下,馬偕則北返,4月6日下午四點他回到淡水。 由於沒有通譯的幫助,馬偕從大社回來後就把過去在李牧師處學來的台語整理運用,四天後租到了一間房子,隨即展開佈道工作,4月14日禮拜天,他第一次用台語講道,他的日記中說:「.…‥白天準備,晚上講給好幾個人聽,他們都聽懂我的話,我覺得很有趣。」 2008-09-24 19:34:24 補充 三天後李庥牧師及德醫生欲由陸路南下,到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大社視察。馬偕欣然陪同前往,並順便考察將要設教約北部各地區。途經八里坋、中壢、竹塹 (新竹)、白沙屯、大甲等地,3月15日抵達大社,一個禮拜後進入內社及埔社 (即今之埔里),4月2日回到大社,在大社禮拜堂前,馬偕與李庥牧師及德醫生辭別,他們繼續南下,馬偕則北返,4月6日下午四點他回到淡水。 由於沒有通譯的幫助,馬偕從大社回來後就把過去在李牧師處學來的台語整理運用,四天後租到了一間房子,隨即展開佈道工作,4月14日禮拜天,他第一次用台語講道,他的日記中說:「.…‥白天準備,晚上講給好幾個人聽,他們都聽懂我的話,我覺得很有趣。」 2008-09-24 19:34:33 補充 「我雖然已經學會了台灣方言的八音及若干字句,但與我剛開始的工作相較,這能算是什麼呢?」為了要達成宣教的任務,馬偕知道非有流利的本地語言不可,於是他從僕人及牧牛孩童那裡學到通俗的台語,終於能夠流利操用。 不久有一個知識青年前來求教,他名叫嚴清華,是日後的第一個信徒,第一個傳道師,也是此部教會第一個本地籍牧師。馬偕博士對主的聖工非常努力,雖然傳教時多次受人侮辱,譏笑,用各種方法阻擾,他心裡唯一的希望就是將來全台灣的百姓,都會順服在基督的名下。 2008-09-24 19:34:44 補充 1873年1月9日,嚴清華、吳寬裕、王長水、林孽、林杯等五人泱志信主,接受洗禮,1月16日舉行聖餐,兩次儀式都由馬偕博士親自主持,皆為北部教會第一次的記錄。繼淡水教會開設之後,緊接著五股坑、新港杜(平埔族)、和尚州(今蘆洲)等地依次傳入福音,並相繼設立教會。同一時期馬偕也在自宅展開了免費醫療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虐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 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同時大量灌輸西洋科學知識等,使福音由立體方式傳播,從此歸信的人與日俱增。 同 2008-09-24 19:34:52 補充 年10月20日馬偕由基隆步行,經三貂嶺、頂雙溪、頭城、22日到達打馬煙平埔族村落,由此再經過許多平埔社到達蘇澳,在這些地方都替人拔蛀牙,並傳播福音,這是馬偕抵台後,第一次訪問葛瑪蘭 (即今宜蘭)平原的記錄。 此後馬偕經常率領門徒週遊台灣北部各城鎮及鄉村,以保羅的信心和犧牲的精神佈道,他曾受盡暴徒的迫害以致險象叢生,有一次在三峽傳道,被人用一塊三斤重的石塊投擲,那塊石頭從他額前擦過,擊中講台後面的牆壁而裂成三塊;另一次在艋舺一個暴徒受人慫恿,趁馬偕在台上講道時,雙手舉起大刀衝上講台欲從其頭頂往下劈,情勢至為危急, 2008-09-24 19:35:00 補充 台下的人都束手無策,但是馬偕博士異常鎮定,他用那一雙深竅、威嚴、凜利、又有力量的眼神瞪著這暴徒。這人被他一瞪反而不知所措,上帝始終與馬偕博士同在,他絲毫未受到傷害。此外馬偕也常被民眾用惡毒、刻薄的語句訕笑、辱罵,被擲果皮、污泥、臭蛋,他所建立的佈道所、教堂也被拆毀多次。但馬偕不曾退縮,反而愈戰愈勇,他平日為人拔牙、施醫、贈藥、分送蔬菜種子得了不少朋友。加之他篤信真理,沉毅堅定,態度積極,雙目炯炯有神,精力充沛,有膽識,講道聲音明晰有力。因此各地佈道所、教堂紛紛建立,皈依基督的民眾也逐日增加。 2008-09-24 19:35:07 補充 儘管馬偕在傳教的事業上有豐碩的成果,這也僅指在當時的男性社會中而言,由於中國傳統禮教的束縛,男女授受不親。女人不得隨意拋頭露面,所以馬偕無法直接向漢人婦女宣教。往往在一個一兩百人聚會的大場面裡,婦女僅三、四人而已,而且都是老太婆。這種僵局在1878年5月27日終於解除了。這天馬偕得到了一位本地籍的賢內助,在英國領事館內教堂結婚,由英國領事證婚。 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係五股坑教會陳塔嫂 (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之養孫女,由其養祖母處得到福音,滿有基督徒的品格,她熟悉本地的風俗、習慣,對其夫君的宣教事業有極大的幫助。她自由穿梭在漢人婦女社會當中,宣講天國的福音及耶穌的故事,成為一位極傑出的女傳教師。 2008-09-24 19:35:24 補充 1880年1月1日馬偕離台返國休假,並向母會海外宣道會報告在台灣宣教的情形,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檳榔嶼、錫蘭、印度、埃及、聖地、義大利、法國、英國等地,歷時半載,於6月24日回到加拿大。 馬偕回國後,加拿大各地教會爭相邀他去報告在台灣宣教的實況,且得其故鄉牛津郡熱心人士捐款,欲在淡水建立傳教師訓練學校,訓練本地人。在此期間馬偕也曾應邀到美國演講。 2008-09-24 19:35:40 補充 這一年馬偕博士獲得底特律馬偕船長的遺孀捐助二千元美金,在淡水建立了一座更完善的醫院,此外加拿大京斯頓 (Kingston)的皇后大學 (Queen's University)感於他在台灣宣教的偉大事蹟,特頒神學博士學位給他。這一切光榮的成就是馬偕當年離開故鄉時所未料及的。 2008-09-24 19:36:00 補充 1881年10月21日,馬偕離別加拿大啟程返台,12月29日安抵淡水,展開他在台灣第二階段的宣教工作。在北部教會歷史中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 1882年7月21日馬偕故鄉牛津郡熱心人士捐款建立的神學校終於落成了,在這一天的日記裡馬偕寫道:「今天晚上八點三十分,英國領事事(A. Frather)擔任主席,主理神學院(Oxfrd College)落成典禮,海關長Mr. Hobson、領事夫人、福建丸船長Abboth,李高光、Johanson醫生等人也在場……,我曾聲明捐款建造這座學校的是加拿大牛津郡熱心人士,所以命名為 Oxford College以為紀念……。」 2008-09-24 19:36:09 補充 緊接著9月14日舉行開學典禮。迄今這座建築物仍屹立於淡水砲台埔山崗上。該校是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前後培養了兩百餘名傳教士,在台灣北部從事傳道聖工。 馬偕博士做事一向積極,從早到晚一直不停息,他對痛苦的忍耐力也很強,出外傳道或巡視教會時,對於住宿的地方總是隨遇而安。他走路的速度很快,學生中很少人能與他相比,他對工作努力且專心,今日事一定今日畢。 2008-09-24 19:36:16 補充 1883年至1888年間,他的宣教工作重心幾乎都放在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上,短短七年,在該地區建立了廿八所教會,施洗信徒達2378名。這種成績是驚人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數年後這些教會驟減,到1904年北部中會成立時僅剩下十六所。此外馬偕亦努力在西部各漢人集結的地區傳教,加之其訓練、培養、教導的本地藉傳教師的努力,教勢有很明顯的進步。1890年馬偕更進軍花蓮地區,從此他的足跡遍及台灣北部各地,其聲名無遠弗屆,不論信徒或非信徒,提起「鬍鬚蕃」無人不知。有人對他景仰備至,有人敬而畏之,也有人對其怒目以視。 2008-09-24 19:36:24 補充 「馬偕博士很疼我」這句話常被他的學生們掛在口邊,以做為他們對恩師最深的懷念。馬偕博士每每苛待自己來幫助別人。對學生他有時安慰,有時責備,有時勸勉。他總是為別人操心,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心底的真誠。他也熱愛本地的教會及信徒。1884年發生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封鎖台灣各港口,北部各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中國士兵及民眾誤認馬偕及其信徒與法國串通,法艦向淡水岸上開砲後,暴徒乃乘機迫害信徒,掠奪教會,拆毀教堂。在淡水的外國人均登上港內英國軍艦避難,獨馬偕博士不顧危險在兵亂中訪問各地教會安慰信徒,使教會在苦難中獲得力量。 2008-09-24 19:36:32 補充 另一次是在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給日本。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台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基督徒受日軍懷疑為抗日份子,民眾又再誤認基督徒與日本串通,在兩面夾攻下,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此時,怡逢馬偕博士第二次休假假期。1895年11月他從加拿大回到台灣後,見此情景即謁見乃木總督。直言告以台灣教會受害情形。此後教會進入一個新的境地--在日人統治下宣教。 2008-09-24 19:36:41 補充 加拿大教會當局對台灣教會所遭遇的惡劣環境,曾付出極大的關心,馬偕在回信時這樣說:「此地基督的教會正在憂傷,但不要怕,因為上帝在她們中間,加拿大的兄姊們不必擔心,雖然日本人統治台灣,但是主的統治在他們之上,也統治無限宇宙,所以我們只有等待祂,當知道在黑暗之後黎明就要來臨了。」由此可知馬偕的信心是何等的堅強。 馬偕博士的口才異於常人,他每次傳道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常令聽者受感動。有一次在加拿大演說,聽眾有二千餘人,一個美國人聽完後站起來說:「我不曾聽過如此精彩的演講,如果有人能筆錄全文,願以美金兩百元相贈。」可見其口才如此一斑了。 2008-09-24 19:36:50 補充 在長期呼喊叫人悔改信主後,馬偕博士不幸患了喉疾。1900年5月1日到葛瑪蘭地區從事最後一次巡迴工作,在離開打馬煙時,他的聲音已經沙啞,全部落的人聚集在岸邊,目送這位偉人的離去,他們揮淚送別,信徒們一同唱詩,馬偕見此情景心酸落淚,心裡知道他永遠不會再來,他再也沒有機會與這群屬靈的子女見面了。 在大陸河南省宣教的麥克,克魯爾(McClure)醫師,奉加拿大母會之命來台為馬偕診病,即時斷定為喉癌。9月15日馬偕的日記寫道:「我的喉嚨不能發出聲音了,所以每件事都用筆寫。在神學校裡替我教書的是郭水龍,他是今年的畢業生。」 2008-09-24 19:36:58 補充 在長期呼喊叫人悔改信主後,馬偕博士不幸患了喉疾。1900年5月1日到葛瑪蘭地區從事最後一次巡迴工作,在離開打馬煙時,他的聲音已經沙啞,全部落的人聚集在岸邊,目送這位偉人的離去,他們揮淚送別,信徒們一同唱詩,馬偕見此情景心酸落淚,心裡知道他永遠不會再來,他再也沒有機會與這群屬靈的子女見面了。 在大陸河南省宣教的麥克,克魯爾(McClure)醫師,奉加拿大母會之命來台為馬偕診病,即時斷定為喉癌。9月15日馬偕的日記寫道:「我的喉嚨不能發出聲音了,所以每件事都用筆寫。在神學校裡替我教書的是郭水龍,他是今年的畢業生。」 2008-09-24 19:37:14 補充 此後馬偕的病況日益嚴重,雖曾由數名學生陪同赴香港就醫,但病入膏肓,藥石罔效,旋即回到台灣療養,在病中他仍然關心教會諸事,常想要知道各地教會的情形。 1901年6月2日下午四時,馬偕博士經過年餘喉癌糾纏後,在淡水寓所蒙召歸天,享年五十七歲。他在台灣傳教不辭辛勞,於台灣居民漳、泉、客家、平地、高山之間,宣講上帝救世的福音,共歷廿九個年頭,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徒幾達四千人。 2008-09-24 19:37:24 補充 他在台灣建立第一所西式學校--理學堂大書院(俗稱:牛津學堂,後來發展成為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及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現在已經擴建、增系、升等更名為真理大學);以及第一所女子學校---女學堂,引介西洋科學知識;以及第一所西式醫院---偕醫館(後來發展成為馬偕醫院);他也引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他對台灣住民的現代化實在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http://www.cef.org.tw:50004/MacKay.html http://www.trinity.url.tw/index.php?job=category&seekname=7&page=3 參考資料 網路 相關詞: 馬偕醫院,馬偕護專,台北馬偕醫院,馬偕護校,新竹馬偕,馬偕婦產科,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馬偕醫院掛號,馬偕醫學院,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牛津學堂,馬偕街,滬尾偕醫館,淡水,台灣,真理大學,歷史,淡江中學校史館,淡水鎮[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1 ) | 意見( 2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3Q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3分鐘測試你的英文力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春旅!索取自助旅行祕笈! •免費下載空姐英文教戰手冊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填表下載十大道地商務英文 相關問答 [ 其他 ]馬偕博士的資料 . [ 北部 ]馬偕在台灣的遊歷路線~~~~~急~~~~ . [ 其他 ]給我馬偕的資料!! . [ 傳統醫療 ]馬偕博士的資料 . [ 歷史人物 ]馬偕博士對台灣的貢獻及生平 . [ 歷史人物 ]馬偕醫生 很急!!! . 更多 .其他回答(1) 意見(2) 相關評論(0) . 001 回答者: ★謫仙的小蛙子★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歷史人物 | 英文 回答時間: 2008-09-29 14:33:17 [ 檢舉 ]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將生命奉獻給福爾摩沙(台灣)的牧師。汉名叫偕叡理,但台灣人一般稱「馬偕博士」。父親是蘇格蘭佃農,逃到加拿大後於安大略省生下馬偕。1867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1870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返回加拿大,同年底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 [编辑] 傳教 當時基督教在東方的擴展非常興盛,因此加拿大長老教會即於1871年派遣馬偕,至東方傳教,馬偕先到香港,之後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1871年到達台灣,在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開始傳教,學習閩南語。並且四處旅行傳播福音,除了在淡水、艋舺(今萬華)、錫口(今松山)、大稻埕、五股、苗栗、台北、基隆、新竹擁有二十個以上教會之外。馬偕還於1883年前往宜蘭、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之後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後來馬偕在五股庄(今台北縣五股鄉)發現他的另一半——張聰明女士,並於1878年結婚,他們的子女中, 女兒偕瑪連(適陳)、偕以利(適柯, 夫婿即柯維思)都嫁給台灣人成為「台灣媳婦」, 獨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宣教台灣的教育工作, 人稱「小馬偕」。在日據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學教。「小馬偕」有子二人、女三人, 偕威理與偕約翰, 也都在淡水長大. 目前他們的後代都分別在加拿大及台灣.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先是1865年6月16日由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年-1921年)代表英國長老會在台南開設醫院開始;台灣北部的傳教工作則是加拿大長老會的牧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在1872年3月7日從淡水開始。 [编辑] 教育事業 檢視圖片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座落於中山北路雙連車站旁 檢視圖片 牛津學堂,現座落於淡水真理大學校區 在得到加拿大鄉親的資助下,又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3000元美金的幫助,於是1880年馬偕在滬尾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除了可以醫治民眾,也有助於他的傳教工作。馬偕常常和助手在路邊幫人拔牙,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今天又拔了多少牙,終其一生,馬偕總共為台灣人拔了超過兩萬一千顆牙。中法戰爭時,法軍進犯北台灣,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外國人及基督教,於是聚眾拆毀教會、挖掉基石,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卻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馬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還受到清政府的褒獎。之後又創建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今真理大學)。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第一個供女子讀書的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吃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有錢人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不知受教育這件事,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噶瑪蘭族。1890年起馬偕開始前往花東地區傳教。1893年回加拿大述職。 [编辑] 蒙主恩召 1900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1901年6月2日,受病痛糾纏的馬偕病逝在家中,告別了他的傳教事業。其骨灰葬於今日淡江高中內。據說為了感念這位為台灣犧牲奉獻的牧師,至今噶瑪蘭族還有姓偕的族人存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1%95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1%95 1 001 意見者: ㄚ係哇第一 ( 專家 1 級 ) 擅長領域: 商務應用 | 作業系統 發表時間: 2008-09-24 18:07:59 [ 檢舉 ] ..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1%95 或 http://galilee.campus.org.tw/MacKay.html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將生命奉獻給福爾摩沙(台灣)的牧師。漢名叫偕叡理,但台灣人一般稱「馬偕博士」。父親是蘇格蘭佃農,逃到加拿大後於安大略省生下馬偕。1867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1870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返回加拿大,同年底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 002 意見者: shiowfen728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 2008-11-05 22:24:08 [ 檢舉 ] ..good! 1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字數已達上限,要改成發表評論嗎?. 發表 取消 .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最新台灣史 發問中 已解決 .台灣歷史問題請教~法律第六十三號 更多 台灣歷史地理 兩岸交流研討會 更多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 . 刊登贊助網站•鄰近馬偕醫院找房仲 絕不能隨便 www.yungching.com.tw/2940 快來永慶新竹清華加盟店!新竹市區、竹北等優質物件超多選,買房投資絕不能錯過! www.yungching.com.tw/2940 •昰美飯店-台北士林天母住宿推薦 www.beautyhotels.com.tw 享受時尚高級住宿,近北投溫泉 士林夜市 生活機能便利,預約訂房再享特惠! www.beautyhotels.com.tw •護理師二技補習免費試聽不限次數 www.twStudy.com 護理師執照二技歷屆考題,名師線上教學補習班,免費加入《行動補習網》會員試聽! www.twStudy.com •馬偕護專學區買屋-信義房屋 www.Sinyi.com.tw 搶進好學區、讓孩子嬴在第一步!馬偕護專附近待售房屋物件精選 www.Sinyi.com.tw •精緻住宿 - 台北綠峰大飯店 www.greenpeakhotel.com.tw 特價$1800舒適精緻,台北商業中心,捷運交通便捷,便於商務住客出差旅遊。 www.greenpeakhotel.com.tw •台灣網域 超平價企業架網服務 www.taiwandns.com 一年只要950元起!簡單直覺的操作選單、多樣化的版型切換,助企業拓展新商機! www.taiwandns.com. 精選關鍵字 ..馬關條約 鄭成功 倒扁運動 長濱文化 白色恐怖 卑南文化 中華民國 三七五減租 戒嚴令 林爽文 牡丹社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 施琅 美麗島 二二八事件 中日甲午戰爭 臨時條款 三一九槍擊案 新文學運動 十三行文化 動員戡亂時期 劉銘傳 北埔事件 去蔣化 朱一貴事件 國民革命軍 獨立運動 .知識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c) 2013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Yahoo!奇摩知識+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謝金燕 的頭像
    謝金燕

    謝金燕

    大美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